为丰富新疆内地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,一起过好“我们的节日”,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、尊重传统、继承传统、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,区图书馆联合区教育局、共青团长乐区委走进长乐华侨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开展“新春送吉祥·融情谱新篇”活动。
一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
“我和我的祖国
一刻也不能分割
无论我走到哪里
都流出一首赞歌
……
我的祖国和我
就像海和浪花一朵
浪是海的赤子
海是那浪的依托
……”
1
非遗传统文化之高桥米线
高桥米线,以米为线,绘制手工艺品,在高楼村流传了300多年,曾经销声匿迹70多年。近年来,在陈国锐老师的努力下“重现江湖”,并入选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传统美术项目。
2
非遗传统文化之布艺扎染
关于扎染,顾名思义就是“扎”与“染”的艺术,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,20世纪70年代,成为最流行的手工艺。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3
春节古风灯笼手工DIY
中国的灯笼又称为“彩灯”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
它是喜庆的象征是逢年过节的仪式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团团圆圆的梦。
4
新春剪纸
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与爆竹的喧嚣不同,它以静示动,以静示美在静逸中将灵动娓娓道来。当剪刀遇见纸注定出彩注定不平凡让我们走进甘老师的剪纸课堂,和新疆班的孩子们一起剪出“新春吉祥”一起剪出“融情新篇”。
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凝聚着中华5千年文明的精髓在老师们的指导下,每一间体验非遗文化的教室里,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自己心仪的作品,交流促进成长,也许此刻,一颗小小的种子已然在心里生根发芽……
5
伴随着生动的文化传承和热闹非凡的灯谜、趣味游戏、以及年味儿十足的民俗图片展示,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操场上吧,一同去感受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激情吧。
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,尤其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共同的重大节日里,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一起过大年,使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,也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了时间、地域和民族,无声地浸润着心田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越来越深地在心里扎下了根。
传承好、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建设好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,需要我们以节日为抓手,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活动,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跨时空对接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散发出来。“迎春祈福”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这是中华文化给予每一个中国人表达美好愿景的时刻,每当这种时刻,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温情、祝福,滋养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“家是一个家,国是大中国”,并从中汲取携手前行的力量。
上一篇:
《护苗网络安全课》活动回顾下一篇:
公益课堂进乡村